close


2014打虎策
  2014打虎策
  策劃人:舒煒 李天銳
  如果說在2013年,中央紀委像一隻慢慢握緊、積蓄力量並開始出擊的拳頭,那麼在2014年,這個拳頭已經在狠狠持續出拳。
  2014年,註定會在中國政治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並將順理成章被歷史銘刻為“打虎”新局面的重要一年。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一系列高官的落馬,不光刷新著“打虎”記錄,也刷新著公眾對腐敗之害的認識,更凝聚著民眾對中央反腐的支持。
  在這一年裡,“打虎”、“拍蠅”和“獵狐”排浪逐波,風起雲涌。不管是“下山老虎”還是在位高官,部委大員還是“地方諸侯”,誰碰紅線,就查處誰。
  所有的一切,都昭示著這一年的特殊意義,即中央對任何人、任何腐敗都不會妥協。在不設禁區、不留死角的反腐攻勢下,各級官員不得不思考“有權就是任性”的後果。
  破而後立,反腐不僅是為了震懾,更是為了重塑政治生態。2014年已經過去,我們懷念它,開始梳理它,這既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展望。
  2014年,王岐山通過多種方式公開露面59次,其中對反腐敗作部署的有32次。廉政瞭望嘗試以這些活動,帶讀者重回2014年風雲激蕩的反腐現場,勾勒出2014年反腐方略的多重變化。
  2014,王岐山的反腐表情
  文_本刊記者 徐浩程
  2014年1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會見泰國改革大會代表團時稱“要有靜氣、不颳風,不搞運動、不是一陣子,踩著不變步伐,把握力度和節奏,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一步步引向深入。”
  有專家註意到,上述會見的新聞鏡頭中,王岐山“表情略顯凝重”。
  此前輿論對反腐“沉寂”——原任江蘇省委常委兼秘書長趙少麟落馬後2個月,全國“僅有”3名省部級官員落馬——有種種猜測,這可以算是一次正面回應。
  在此會見後4天,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敏落馬;後10天,黑龍江省委常委、大慶市委書記韓學鍵,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同一天落馬。2014年的反腐在最後一個月進入又一個高潮。
  2014年,“踩著不變步伐”的反腐敗,雷厲風行而不失穩重。截至12月12日,這一年裡王岐山見諸報端的公開露面59次,其中與反腐敗緊密相關的32次,每次表情有所不同。在這些不同的表情下,2014反腐有什麼“新常態”呢?
  傳遞理念:從諄諄善誘到敲打桌面
  2014年,王岐山與反腐敗相關的公開露面,基本集中在前5個月,有20次。
  前5個月,他主持召開了兩次中央紀委常委會議,召開了6次座談會,出席了1個專題研討班,兩次到山東。此外還在全國“兩會”的四川、陝西等代表團上講了很多反腐的觀點。這些觀點是2014年中央紀委反腐走向的一大重要風向標。
  比如談公開曝光。1月,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提出要公開曝光;3月的中央紀委常委會繼續強調。等到8月,王岐山再次稱,“我們中紀委堅持一條,就是曝光。有省長、書記跟我講,岐山同志,你怎麼處理都行,就是別給我曝光。我說,就是不處理也得曝你的光。”
  還有重點查處對象。王岐山4月到5月連續召開了6次座談會,提到重點要查處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黨員幹部,形成有力震懾。
  觀察人士告訴記者,“梳理這些活動的內容,看得出主要意圖還是傳遞反腐的理念,進行反腐佈局,有諄諄善誘的意味。”所以“活動中王岐山的神情比較輕鬆”。
  在公開報道中,總能找到一些王岐山幽默、生動風格的印記——曾有外國政要稱他“有著略顯頑皮的幽默感”。
  3月5日,他參加北京代表團審議時,既提出“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要層層傳導壓力,把責任分解到基層、落實到人”;也很輕鬆地談韓劇。
  與此相應,前5個月,全國有9名省部級高官落馬,可以說基本延續了去年的頻率和力度。
  從6月起,省部級高官落馬數量激增。王岐山的公開活動卻逐步減少,即便露面再談反腐敗時,也比上半年嚴肅得多。
  6月,蘇榮與4名省部級官員落馬;王岐山參加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學習的內容是從嚴治黨;會見丹麥議會監察專員署代表團時,他再次強調要“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7月,王岐山在內蒙古考察調研,並召開部分省區市巡視工作座談會。據央視畫面,在會上談到反腐時,他表情凝重,以手背敲桌。此後不久,周永康與5名省部級官員落馬。
  “省部級高官6到8月的密集落馬,尤其是周永康的落馬,讓很多官員‘反腐一陣風’的僥幸心理落空。”上述觀察人士稱。8月,王岐山脫稿即興講演一個多小時,與全國政協常委交流反腐,稱“我現在可以負責任地說,‘不敢’這條已經初見成效。”
  這並不意味著反腐的力度有絲毫變化。
  10月,王岐山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講話中,用了3個驚嘆號。“黨和國家領導人講話中,用驚嘆號的比較少。用了3個驚嘆號,可見對某些事情的情緒。”上述專家分析稱。
  在這次會議上,王岐山擲地有聲,“誰在這樣的形勢下還敢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就要為我們黨改進作風付出代價!”
  此後的兩個月,河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梁濱,廣東省政協主席朱明國,王敏、韓學鍵、令計劃等人先後落馬。
  反腐“操盤”:專、精、快
  11月18日,王岐山出席中央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部署2014年第三輪巡視。央視新聞畫面中,有一個鏡頭是“他右手在面前來回、輕柔地舞動,似乎在不厭其煩地詳細講解。”上述專家稱。
  在這次會議上,王岐山稱,下一階段巡視工作重點轉向專項巡視。專項巡視要害在“專”,可以圍繞一件事、一個人、一個下屬單位、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開展巡視。
  “專”可以說是2014年反腐方略的重要特征之一,這還體現在“專註”、“專業”上。
  3月,王岐山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更多的力量調配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主業上”。這之後,中央、省、市紀委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兩次改革,部分地區縣級紀委第二次機構改革也將在2015年完成。
  據媒體報道,一名熟悉王岐山的人士回憶,他曾直言,內行和外行查案的差別很大,要求紀檢幹部儘快變成某一領域的內行。梳理中央紀委各位副書記的履歷可知,他們均有在中央、地方、軍隊紀委或司法系統長期工作的經驗。
  10月,王岐山嚴厲表態,“在如此高壓態勢下,仍有一些黨員幹部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塌方式腐敗’,令人觸目驚心!”
  “這表明他對集體性腐敗有清醒認識,也將‘精耕細作’作為2014年反腐重點之一。”上述觀察人士稱。
  精耕細作,在中央層面體現為“打大老虎”時抽絲剝繭、步步推進,比如從“石油系”一步步推進至周永康。
  地方則表現為深挖窩案、串案。其典型就是山西官場地震。在這次反腐戰役中,山西多名省部級官員落馬,並且落馬官員之間彼此亦有牽連。“從案件中發現新線索,基本上是我們現在主要案件來源之一。”一名市級紀委官員告訴記者,他們就曾從一個即將結案、簡單的招投標案件中,深挖招投標信息泄露來源,最終查處了數名官員。
  2014年的反腐敗中,王岐山就像鋼琴師,“有靜氣、不颳風”,形成了自己的“力度和節奏”。與此前相比,這個節奏最大的特點就是“快”。
  7月29日,周永康被立案審查。不到5個月,中央紀委就向中央政治局提交了《關於周永康嚴重違紀案的審查報告》,周永康被移送司法。徐才厚從被宣佈落馬到移交時間更短,只用了3個月。這不僅彰顯中央反腐的雷霆手段,也顯示紀檢機關調查之縝密,不到鐵證如山絕不出手。
  除“打大老虎”抽絲剝繭外,一般省部級官員從落馬到移交司法的速度也快了很多。十八大前,這一般需要一年左右,比如原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宋晨光2010年7月被“兩規”,2011年7月被移送司法。
  而2014年,這個時間基本上在半年左右,部分甚至只需要3個月——湖北省原副省長郭有明2013年11月落馬,5個月後即被移交;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李達球從落馬到移交時間更短,只用了不到2個月。這種快查快移模式,正是紀檢機關一年來“三轉”取得的突破之一。

  痛斥腐敗,“嚴”與“狠”
  11月,王岐山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談反腐,講了“狠話”,稱“現在有的領導幹部忘記了自己是黨的幹部,不知不學黨規黨紀,無視規制、不講廉恥”。
  王岐山更多的“狠話”是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講的。他稱,“黨內決不允許搞團團夥夥、拉幫結派、利益輸送;決不允許自行其是、陽奉陰違。”“‘四風’病源還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層面,‘不能’、‘不想’的問題還遠沒有解決。”“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治病樹、拔爛樹,強化“不敢”的氛圍。”
  早在去年年初,王岐山就提出“零容忍懲治腐敗”是中央紀委全年五大任務之一。
  上述專家告訴記者稱,痛斥腐敗時,王岐山的語言詞鋒犀利,透著“狠”字,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講起話來往往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讓貪官如坐針氈。對官員的要求,他的言語中,則透著“嚴”字。
  治理腐敗,既要依法反腐,也要依紀治黨。王岐山稱,“黨紀不能替代國法,黨紀不等於國法,但是黨紀嚴於國法。對黨員的要求除了有國法的要求,還有黨紀的要求,治黨從嚴就要從嚴格黨紀抓起。”
  2014年,中央紀委在這方面有諸多制度創新與實踐,例如12月12日,中央決定,由中央紀委在中辦、國辦、中組部、中宣部等中央和國家機關新設7家派駐機構。
  “明年可能將有更多舉措。”上述專家分析稱,王岐山曾提到要“確保到建黨100周年時,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12月12日後,公開場合再見王岐山,是2015年新年戲曲晚會。在這次晚會上,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共同觀看了《廉吏於成龍》。據媒體報道稱,這部新編晉劇表達出自古以來人們對為官者清正廉潔的崇敬。
  十八大後反腐敗策略的轉變
  文_廖翥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監察部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強化體制機制建設,創新反腐敗工作思路、方法,不斷開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新局面。總結起來,反腐敗策略有四大轉變。
  從體制機制改革上看,由過去註重級別高低向註重職能發揮轉變,強化履職履責。
  紀檢監察機構設置,幾十年來經過了多次變革。最早,紀檢機關作為黨的一個內設機構,1980年開始實行雙重領導;1982年,紀委班子作為六套班子之一,由黨代會選舉產生,後來很快取消了這一提法;1988年,明確紀委內設機構比同級其他內設機構高半級,2001年實行地方紀委書記由同級黨委副書記擔任,十六大後黨委“減副”,又恢復了紀委書記由同級黨委常委兼任的模式,延續至今。
  縱觀此前多次紀檢監察機構的改革,主要是在機構級別待遇及幹部職級高低上作調整。而這次紀檢監察體制機制改革,無論是“雙重領導”體制的變化,還是“兩個責任”的劃分、以及旨在提高紀檢監察機關治理能力的“三轉”、巡視制度創新等,核心目的是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更好地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作用。而在強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過程中,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幹部的工作得到了整個社會的認同,威望也普遍得到提升。
  從反腐敗思路上看,由過去較為宏觀籠統向更加具體清晰轉變,強化主責主業。
  十八大前,中央的反腐敗工作強調總體部署、宏觀要求,具體怎麼抓,依靠地方的理解結合。而一些地方不願直面主要問題矛盾,往往避實就虛,把面鋪得太寬,發力點分散,什麼都參與,什麼都沒管住,往往淪為程序性的擺設,甚至成為一些腐敗行為的擋箭牌;有的紀委書記分管的領域太寬,既不能集中精力抓反腐敗工作,有時也不得不站在被監督對象的角度思考問題,這些都是制約反腐敗成效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紀委發現了其中弊端,進行了一些改革探索。比如在2012年,四川省紀委監察廳要求紀委書記不直接分管與紀檢監察業務無關的工作,一些省市紀檢監察機關對一線辦案執紀人員占總人數比例做出規定等。但從全國層面明確提出相關要求,則是在十八大以後。紀檢監察機關在工作思路上體現出三個明確:首先是職責明確。針對過去紀檢監察職能泛化、主責淡化等現象,紀檢監察機關通過調整內設機構,加強系統管理,把更多的力量調配到查辦案件的主業上來,從事與案件查處工作相關的人員比例基本超過了40%。如中央紀委退出111個議事協調機構;並以上率下,及時批評廣東河源市紀委牽頭治理“偷伐生態林木”等行為屬“多管閑事”,引導各級紀委聚焦主業。其次是重點明確。王岐山書記提出:當前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指明瞭一段時間內的工作重心和著力點。通過加大查處力度,一方面盡最大可能化解腐敗存量,兌現黨的莊嚴承諾;一方面通過高壓態勢,形成不敢腐的震懾效應,防止出現新的腐敗增量。再次是靶心明確。嚴查“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等“四類人”,將其公開曝光等。以上一系列部署可以用“思路清晰、任務具體、責任明確”來概括。
  從反腐敗策略上看,由過去神秘低調向公開宣戰轉變,強化高調高壓。
  過去,曾有人把各級紀委稱為“最神秘機關”,事實上,紀檢監察機關在查辦案件上往往孤軍奮戰,多年來也一直奉行“多做少說”的原則。十八大後,中央紀委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公開曝光,才能對腐敗分子形成更大震懾;只有群眾參與,反腐敗鬥爭才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中央紀委點名道姓曝光貪官及所涉罪行,高調推進紀檢機關公開透明。王岐山書記帶頭,中央紀委副書記、常委悉數登場,多次在重大場合發聲,在電視和網絡上亮相,向貪腐官員“喊話”,向群眾宣傳紀檢監察工作,回應外界關切,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開辦中央紀委網站,運用傳播規律,及時通報查處的案件,形成輿論高潮;邀網民曬“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強調發揮群眾和輿論監督的“正能量”;請外國學者參觀中央紀委,與其坦誠對話等。這一系列措施,結成了更廣泛的反腐敗戰線,凝聚了強大的反腐力量。貪腐分子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形成了“中央發令、紀委發力、群眾發威、輿論發聲、貪官發抖”的反腐高壓氛圍。
  從反腐敗手段上看,由過去較為粗放向精細化轉變,強化高效高產。
  過去,一些地方以“影響大局穩定”、“影響地方形象和經濟發展”、“法不責眾”等為藉口,對個別幹部嚴重的腐敗問題或“家醜不外揚”,藏著掖著;或避重就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理應深挖細查的腐敗窩案設定“紅線”“禁區”,往往查“點”不查“面”,查下不查上,查小不查大,漏網效應讓一些幹部普遍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反腐敗不過是隔牆扔磚頭,只要偽裝得好,把上下關係打通,即使長期鋌而走險,也可安然無恙,這是多年來腐敗呈蔓延態勢的重要原因之一。十八大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要求,在腐敗案件的查處中,中央採取零容忍的“凈土行動”,更加註重精耕細作。特別是在查處腐敗窩案和塌方式腐敗案件上,既“向上延伸”,又“向下拓展”,抓大不放小,應查盡查,不留死角,不遺後患。通過查處一地或一單位,盡可能留下一塊純潔的土壤,大大提高了反腐敗效率。
  我們看到,在山西腐敗系列案中,有9名副省級以上高官落馬;僅該省呂梁一地,2014年就有5名縣委書記被查。而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案發後,因涉嫌違反黨紀政紀被立案調查的多達466人。一系列事實證明,精細化反腐、嚴查“塌方式腐敗”並不會影響一個地方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相反,刮骨療傷會讓人民群眾看到黨和政府反腐敗的決心,讓黨的肌體更健康,政治生態更清朗。
  兩年多來,通過強化體制機制建設,創新反腐敗工作思路、方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王岐山同志強調的,“把遏制腐敗蔓延勢頭作為重要任務,形成有力震懾,營造不敢腐的氛圍”,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典型案件十大樣本
  文_本刊記者 舒煒
  2014年5月,王岐山在與部分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企業、國有金融機構負責人座談時表示:“要重點查處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等四類幹部,形成有力震懾。
  王岐山所指的這四類幹部包括,十八大後還不收斂不收手的、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的、群眾反映強烈的、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
  再加上去年多個中央巡視組的巡視報告反饋,成為了貫穿在2014年反腐敗進程中的一條主線,更是“治標為主”策略的進一步深化。尤其是在當前的反腐形勢下,嚴查情節嚴重的、影響大的,能提振反腐信心,摧毀腐敗分子氣勢,對貪官起到更大震懾。
  No.1 圍捕最大“老虎”
  典型意義:打破“刑不上常委”的誤區
  代表案件:周永康案
  眾所周知,就反腐大勢看周案,早已震懾天下官員,影響深遠。12月5日,周永康被移送司法,流傳多年“刑不上常委”的江湖傳說就此作古。
  圍捕周永康,中央紀委給各地紀委上了一堂生動的“打虎課”。先是查處他在地方工作時的一大批貪腐“嫡系”,再是“石油幫”的轟然倒塌,緊接著政法系統的“小弟”們、貼身秘書們。在剪斷外圍羽翼後,周永康的多名親屬也先後落網,最終形成對他的合圍。
  再看周永康的所作所為,與黨的高級領導幹部的身份已格格不入,尤其是“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保密紀律”、“泄露黨和國家機密”,讓人觸目驚心。
  周永康以及腐敗下屬們熱衷拉山頭、搞宗派、劃地域,由此組成利益共同體,導致山頭式腐敗泛濫,對於這種“山頭主義”、“圈子文化”正是實施重點打擊的對象。
  No.2 晉官難當,山西塌方
  典型意義:當前反腐的多個樣本聚合
  代表案件:令計劃領銜的團夥腐敗案
  冬至夜,令計劃落馬。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隨即發文稱,在這兩年的“山西反腐記”中,隱隱看出,令計劃便是那個“坐在腐敗陣營中軍帳中的執牛耳者”。
  山西官場的頑疾,早已深入骨髓。盤根錯節的各種圈子、家族腐敗、畸形政商關係、紅極一時的“政治明星”被查、紀檢幹部“燈下黑”、不收斂不收手的腐敗……山西反腐的身上似乎具備著今年反腐重點的多個劇本。
  年內已經落馬的山西高官金道銘、令政策、申維辰、陳川平、白雲等人,相互之間的交集,更是給人莫大想象空間。令政策落馬時,新華社“中國網事”為此寫了一篇評論,標題叫《朝里有人也不靈》。
  有人猜測,令計劃的倒台,會不會是山西反腐的終結。這顯然是片面之辭。廉政瞭望在2014年做過兩期封面策劃《晉官難當》和《重振山西》,提出從十八大後一系列反腐舉措來看,反腐從未設立過底線和禁區,只要有情況,肯定是一查到底。就山西反腐進程而言,家族腐敗、連環落馬……公眾們看得“熱鬧”,背後則是中央整治山西官場頑疾和重建山西的苦心。
  No.3 軍中反腐,號角嘹亮
  典型意義:去軍隊反腐神秘化,拿下“硬骨頭”
  代表案件:徐才厚案、谷俊山案
  去年是甲午年,習總書記多次提到,甲午戰爭為中華民族的剜心之痛,甲午戰爭也恰恰是敗於軍中腐敗。反腐強軍,軍隊改作風反腐敗在去年呈現了以上率下、層層緊壓態勢。
  有種傳統觀念認為軍隊以穩定為主,輕易不會由人事異動或者其它因素造成震蕩。而今年以來的“軍中打虎”,由谷俊山這個“中老虎”到徐才厚這個“大老虎”,先易後難,循序漸進。說明在“穩定大如天”的軍隊系統,從來就不會容忍腐敗。
  在總政出台的新古田會議精神解讀文件中談到,要以大案要案牽出的問題為線索一查到底,不僅要拔出“蘿蔔”,還要洗去“泥”。可以預見,包括軍隊系統在內,反腐敗戰場還將持續深入向前推進。有專家預測,也許還會有更大的“老虎”被拿下。
  No.4 省級“山頭”,轟然倒塌
  典型意義:前省委書記落馬對應一地官場的“差序格局”
  代表案件:蘇榮案、白恩培案以及牽出的兩省多起大要案
  蘇榮和白恩培這兩個人,有著很多共同點。都是曾出任過多個省份的“一把手”,執政經驗可謂豐富,任期屆滿後都到全國人大或政協出任新職,他們的相關線索都來自於中央巡視組,案發前後均引發了當地多名副省級幹部和廳級幹部落馬。
  以蘇榮為例,先是有江西三名省部級官員陳安眾、姚木根、趙智勇接連“出事”,輔之坊間關於蘇榮及其家人的種種負面傳聞,中央在江西“打虎”進度走向縱深。蘇榮6月14日被宣佈受查,讓江西官場那隻“懸著的靴子”落地。在雲南,也先後有沈培平、孔垂柱、張田欣3名副省級官員身敗名裂。
  這樣的腐敗,已經具有集團腐敗的性質,且是基於利益而非志趣結成同盟的官場“山頭”,大行投機主義。據媒體報道,雲南官場如同一張網,各個“山頭”之前的關係從來就不是單線條的,裡面充滿了買官賣官和明爭暗鬥。
  可以想象,在這樣的官場生態之下,幹部們怎麼能放開手腳去乾工作,更遑論造福人民了。專家指出,嚴查蘇榮、白恩培等案件,也表明瞭中央對凈化地方政治生態的決心和力度。
  No.5 “政治明星”,能人腐敗
  典型意義:防止重要崗位上的“邊腐邊升”
  代表案件:萬慶良案、毛小兵案
  去年落馬的一干所謂“政治明星”中,大多都是“年紀輕輕”就執掌了重要崗位,自我感覺良好,平時在公眾面前也是竭力展現出自己的“能幹”和“親民”。
  年輕是他們的優勢,但是仕途太順並非是絕對的好事。有的人本身意志不強,也缺少實踐和思想的磨礪,走起路來難免漂浮。
  2014年以來,主政西寧、廣州等省會城市的毛小兵、萬慶良相繼落馬,這些幹部均歷經黨政多崗鍛煉,後者更曾是廣州最年輕的市長。江蘇的李連玉、蔣國星等曾擔任過縣委書記職務的落馬官員,也被一度視為是“明星”、“能人”。中央第十二巡視組在江蘇的巡視報告中就指出,當地“能人腐敗”問題突出,要求深刻總結教訓,在選人用人上擺正“德”與“能”的關係。
  廉政瞭望曾專門分析過,查處“現在重要崗位官員”和“政壇潛力股”,則可遏制其濫用權力,防止帶病提拔,中央將這樣的人及時揪出,可防止重要崗位上的“邊腐邊升”。
  No.6 “天下第一司”的“人去樓空”
  典型意義:失控的絕對權力危害
  代表案件:價格司窩案、魏鵬遠案
  發改委價格司因掌控了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醫葯、銀行收費等諸多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定價權,被稱為“天下第一司”。
  據最高檢反貪污賄賂總局局長徐進輝日前介紹,2014年最高檢共查辦發改委受賄案11案11人,其中價格司有5人,偌大的價格司領導層僅剩下一名巡視員和一名副巡視員,兩名司局級領導。上述5名官員出事前,幾乎都以改革派形象示人,他們正是以改革的名義,走進了利益的棋局,並最終在其中迷失。
  此外,同屬於一個系統的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更是因為家中被搜出2億元現金,成為建國以來檢察機關一次起獲贓款現金數額最大的案件。
  這種“審批崩塌式腐敗”的背後,正暴露了目前某些部門審批權過大、過於集中,缺少監督的問題,審批公章儼然成為少數官員的搖錢樹。在2014年反腐風暴背景下,國家發改委(包括國家能源局)是目前落馬官員最多的部委。這讓外界再次看到,絕對的權力被人濫用,會導致怎樣的後果。
  No.7 “下山老虎”末路
  典型意義:打翻“退休保險箱”
  代表案件:陽寶華案、趙少麟案
  武俠小說中,武林中人退隱時常公開舉行“金盆洗手”的儀式,想表明自己棄刀封劍,以此來求得遠離是非全身而退。不少貪腐官員往往也抱著“只要退出就不會再生事端”的僥幸心理,以為退休就進了“保險箱”。很顯然,這一如意算盤在去年徹底落空。
  除了周永康、徐才厚這些“特大下山老虎”外,中央紀委對省部級的“下山老虎”的查處力度,在去年也得到空前加強。如果說前年退休的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陽寶華在去年案發,仍屬於時間“較近”的話,那麼曾服務過3任省委書記,退休已8年的江蘇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少麟的落馬,足見中央反腐的縱深。
  按理說,一定級別的官員在官場上關係網本就龐大,十八大之後查處的“下山老虎”,不少就是在查新案時帶出的“舊案”,新舊案一起查,也再次表明瞭反腐沒有禁區和休止符。
  No.8 嚴查“不收手不收斂”
  典型意義:防止腐敗增量,使之不敢腐
  代表案件:譚力案、韓先聰案
  年末,在中央紀委紀錄片中,我們看到了萬慶良頂風吃喝的天價會所,而在實際案件的查處中,還有出入高爾夫球場的海南省原常務副省長譚力、被查當天手機信息顯示還有兩場飯局的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韓先聰,因大吃大喝受到黨政紀處分的一名交通部副部長。他們都屬於中央紀委要嚴查的“不收斂、不收手”幹部。
  有的人心存僥幸心理,他們仍然有著“隔牆扔磚頭”的心態,砸住誰誰倒霉。這種心理好似一堵“障眼牆”,能遮了他們的雙眼;再就是有種“破罐子破摔”的慣性心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多年做下的“事”,一旦發於東窗,必定插翅難逃。他們已經在貪腐路上走得太遠,不能回頭也無法回頭,於是硬著頭皮走向深淵。
  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就曾感慨:“從最近查處的案件來看,有的人還不收斂、不收手,令人震驚。”嚴查此類幹部,旨在遏制腐敗“增量”,傳遞了抓典型、除首惡,抓鐵有痕的信號。
  No.9 小官巨腐之“虎蠅”
  典型意義:“蒼蠅”的負能量,有時不亞於“老虎”
  代表案件:馬超群案
  恐怕誰都想不到,刷新全國“小官”貪腐記錄的,是一個並沒有掌握太多行政資源的科級幹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供水總公司總經理馬超群。
  大家知道,供水屬於壟斷行業,馬超群作為一個區域的供水公司總經理,相當於一人掌握了一個區域的供水資源權力,不過上億的涉案金額仍然讓人吃驚。
  更觸目驚心的還在後頭。據《學習時報》統計,自2013年以來,全國各地公開村幹部違紀違法案件中,涉案總金額高達22億元,涉案金額超過千萬元的案件有12起。
  查處馬超群這樣的“腐敗標本”的意義在於,讓公眾看到這樣一個事實:貪官腐敗涉案金額不在於級別有多高,而在於其權力有多大,其手裡有沒有掌握大量資源。嚴查小官巨腐,是因為他們目標小,隱蔽性強,又發生在群眾身邊,影響惡劣。
  No.9 消滅“燈下黑”,管好“自己人”
  典型意義:自我凈化,清理門戶
  代表案件:魏健案、曹立新案
  荀悅在《申鑒·政體》中說:“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意思是說善於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必然自己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後才能要求別人。
  歷來,監督最怕“燈下黑”,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王岐山說過:“對紀檢監察幹部的違紀違法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2014年以來,已經有多名與中央紀委有關的官員被查,包括曾在中央紀委任職多年的金道銘,中央紀委委員申維辰和梁濱,中央紀委原四室主任魏健、監察專員曹立新。據《財經》報道,魏健曾利用職務之便,向周永康通風報信。種種跡象表明,中央紀委反腐沒有“特區”,消滅“燈下黑”是反腐“大手筆”的應有之意。
  此外,對紀委幹部在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處罰上,也做到了一視同仁。12月,江蘇泰州市薑堰區紀委公款消費的“內部賬”被人“曬”在了網上,其中大部分消費都是原薑堰紀委書記欒立平個人接待或“送人”用的,引髮網民“圍觀”。這本身就說明,紀檢監察機關並非天然的“避風港”或“保險箱”,和其他官員一樣,紀檢監察幹部也不具備天生的“免疫力”,需要更加從嚴要求。
  四大“打虎將”
  文_本刊記者 李天銳
  回顧2014年的反腐歷程,我們不會忘記一個個“打虎將”的鮮活面孔。以下四組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或許級別不是最高,但在主流敘事中,他們一年來的工作,體現了“敢於擔當”的好幹部標準,他們的信條和操守,亦契合“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
  “臨危受命”黃曉薇:低調行事,高調肅貪
  “低 調,低調得很,可以說是深居簡出。”這是山西一名官員對履新3個月的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曉薇的印象之一。
  官方報道或可證明這一點。廉政瞭望記者檢索發現,3個月來,山西省紀委網站“領導活動”一欄,僅報道過黃曉薇主持的3次會議。截至2014年12月21日,《山西日報》對其僅有10次列名報道。還有一點值得註意:履新3月,除了一次陪同王儒林到晉中外,尚未見黃曉薇單獨赴省內地市調研的報道。
  與對外低調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身兼中央紀委常委、監察部副部長的黃曉薇到任後,剛剛經歷官場“塌方式腐敗”的山西,在反腐力度上的高調加碼。一邊配合中央紀委深挖線索,一邊自主辦案割毒瘤,使得黃曉薇成為2014年最受關註的“打虎女將”。
  觀察人士認為,黃履新後這些天,工作上最大特點就是“移植”中央紀委的新經驗。
  “打虎”自不必說。黃上任剛半月,大同市委原書記豐立祥即被調查。3個月來,被查的重量級貪官已有20多人,包括時任忻州市委書記、省國土資源廳長、煤炭工業廳長等“省內老虎”及左雲、柳林等7市縣的書記、縣(市)長。
  “現在山西除了自主辦案,案件通報也很及時,很像中央紀委的風格。”觀察人士分析。而在晉中市委原副書記張秀萍等2人被雙開通報中,更首現“女貪官通姦”。
  “還有個特點是嚴查‘自己人’。她原來在中央紀委就與網友‘交過底’,到任山西第二天的電視電話會,就提出了要解決‘燈下黑’,語氣‘沉穩鏗鏘’。”山西一名聽過黃講話的紀檢幹部說。3個月來,被查處的除了曾在省紀委工作的張秀萍外,還有陽泉市原紀委書記王民等。
  事實上,低調行事、高調肅貪一直是黃曉薇所奉行的原則。上述人士分析,這一方面是紀檢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或是個人性格使然。
  1961年出生的黃曉薇,曾任職於中央紀委第七紀檢監察室,直接參与辦案近10年。這期間,她僅有兩次引人關註,一次是2006年12月,向山東省委常委會通報該省省委原副書記杜世成案案情。一次是被評為2011年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
  如今,黃曉薇已度過磨合期,前同事遲耀雲也從中央紀委空降而來與之配合。然而,要真正肅清“塌方式腐敗”的影響,重振山西,黃曉薇和同事仍將面臨艱辛挑戰。
  “官逃剋星”劉金國:“苦行僧”,更是紀檢行家
  “獵狐行動不力的省份要做檢討。”2014年12月,當選中央紀委副書記不久的劉金國再放狠話。作為旨在緝捕外逃經濟犯的“獵狐行動”指揮官,劉金國2014年下半年的工作多圍繞它進行。
  7月22日部署“獵狐”,強調“涉腐的外逃嫌疑人能否到案,關係到反腐鬥爭深入開展”;
  10月30日開會指出,要突出重點,把涉案金額大、群眾反映強烈的作為追逃重點;
  12月5日受訪放話,“腐敗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們追回來繩之以法”,中央紀委網站隨即邀海外網友舉報外逃貪官……
  截至12月初,“獵狐行動”已抓獲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428名,不乏貪腐分子,如剛回國自首的遼寧鳳城市委原書記王國強等。
  事實上,這早已不是劉金國首次指揮大戰。2011年5月,他就擔任了另一與反腐有關的戰役——“清網行動”領導小組組長。但此番追逃,時間更緊迫——劉金國稱“一分一秒也不能放過”。面臨的挑戰卻更大——有的貪官頗具分量。需要協調的國家和部門也更多。
  公眾對劉金國並不陌生。他曾獲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素有“苦行僧”之名。劉金國“愛人是臨時工,38個親屬無一跳出‘農門’”,亦廣為傳播。他還常拍案而起,一次出差得知某領導司機尋釁傷人,他氣得摔了杯子,將其依法嚴懲。
  “除了清廉,敢碰硬,他在紀檢系統工作多年,也很懂行,而這點是一些媒體容易忽略的。”一名公安系統紀委官員告訴廉政瞭望記者。
  據透露,2009年擔任公安部紀委書記不久,劉金國就表示:“紀委不辦案,就如同工人不做工、農民不種地,要像打擊暴力犯罪一樣嚴懲腐敗!”進而查辦了一批局級領導幹部案件,並研究如何深挖,辦得徹底。劉當年的行動,與如今中央紀委的思路契合。
  有理由相信,2015年披露的獵狐成績將更為豐碩。在上述官員看來,如今身兼11職的劉金國的意義還在於,樹立了紀檢幹部“自身硬”的標準。正如劉金國回應有人認為他“裝”時所說:“那我就‘裝’到死。咱們共產黨人都‘裝到死’,不就成真的了嗎?”
  “急先鋒”劉源:2014,軍中反腐再亮劍
  隨著徐才厚、谷俊山等大案取得進展,軍中反腐正引向深入。2014年,多家官媒公開披露了總後勤部政委劉源和他的戰友為“打虎”豁出命的細節,稱其為軍中清流,及具有強烈憂患意識和使命感的紅色後代代表。
  10月28日,《解放軍報》微博刊發羅援少將文章稱,劉源政委查谷俊山的貪腐問題時,幾經磨難。後來劉源橫下一條心說,我雖然沒上過戰場,但也死過幾回,活過幾回,我寧肯烏紗帽不要了,也要把貪官拿下來。他的堅持和擔當,對黨的一片赤誠,推動了軍內反腐。
  “如果不是劉源和劉源們,特別是中央的支持,這件事(谷俊山、徐才厚案)的結果會怎麼樣?很難想象!”羅援寫道。
  廉政瞭望記者發現,過去的一年,劉源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調。公開報道中,僅有3月代表總後與陝西簽署合作建設第四軍醫大學協議、評價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內容貼切”,出任電視劇《彭德懷元帥》總顧問等幾條。12月8日,央視播出全軍高級幹部學習貫徹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研討班開班畫面,劉源現身主席台,表情肅穆。
  低調背後,則是2014年以來總後系統反腐動作頻頻:“打虎”浪潮中,多年來在總後系統任職的女少將高小燕涉工程受賄等落馬。制度建設方面,則有6月,軍隊人員住房報告公示和核查制度建立。7月,《軍隊審計發現違法違紀線索移送辦法》發佈,後解放軍審計署由總後劃歸軍委直接領導。
  作為總後政委,劉源年內兩次公開撰文,均涉及反腐。11月3日,解放軍報摘登其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發言指出,受 “四風”習氣影響、貪腐問題衝擊,特別是徐才厚、谷俊山對軍隊政治生態的破壞,高中級幹部公信力缺失亟待解決。貫徹“三嚴三實”,最緊迫的是推進反腐倡廉……
  24名巡視組長:老將未卸甲,“新人”要爭先
  2014年12月22日,黑龍江省委常委韓學鍵落馬。此時,距離中央巡視組向當地反饋情況不到兩個月。
  廉政瞭望記者發現,去年三輪巡視,共派出中央巡視組39個,擔任巡視組長的24名高官,更被稱為“打虎”中堅。
  2014年以來,年齡最大的兩名組長——已年滿70歲的張文岳、徐光春分別巡視了山東、上海,北京、江蘇。68歲的馬鐵山,則在2014年三批巡視中都掛帥出征。這3名已有多年經驗的老將此前戰果豐碩。如2014年2月,徐光春向雲南反饋情況。8月,該省原書記白恩培遭調查。官方透露,此案線索正是巡視中發現的。
  按中央要求,巡視組組長一般不超過70歲,在老將逐漸淡出的同時,亦有新面孔加入。2014年7月進入巡視組長庫,二、三輪時巡視浙江、環保部的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成為了巡視組長中少見的60後。他和葉冬松、劉偉等一起,組成了組長庫的年輕梯隊。
  由於有著充沛精力與豐富的行政經驗,這批新面孔廣受期待。對於他們的打虎能力,一個例子足以說明:2013年11月,初出茅廬任組長的葉冬松(河南省政協主席)率隊進駐山西。3個月後,山西省人大原副主任金道銘落馬,揭開了“坍塌式”腐敗“序幕”,牽出了令計劃。2014年,葉冬松又掛帥巡視西藏、中國科協。
  2014年的“巡視打虎”隊,另一個特征則是專業化。在第二、三輪專項巡視中,出身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的張化為、寧延令等7人由副組長轉任組長,被認為凸顯了中央對此前巡視工作的肯定,隨著專項巡視的推進,這些辦案高手將擁有更大的舞臺。
  截至目前,2014年巡視過的山東、天津、海南、河南等地已有“老虎”落馬。中央巡視辦副主任張本平透露,由這一年巡視“揪出”的高官還包括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武長順、海南原副省長譚力等……
  年度反腐八大細節
  文_本刊記者 康琴
  2014年的反腐風雲際會之間,留下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會場被帶走的黯然、斷崖式的跌落、懺悔的眼淚、燒壞的點鈔機……從這些細節中,可以一窺中央反腐的決心和貪官的下場。
  反腐細節一:官員會場被帶走現場
  會場是官員日常工作里的必由之所,如今,去開會卻不再那麼例行公事、心安理得。對於“心中有鬼”的官員而言,會場無異於“雷區”,說不准哪天踏進去就出不來了。
  去年6月27日下午召開的廣東省省委會議,給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這個會上,原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被紀檢工作人員當眾帶走,令在場的同僚無比震驚,而一張疑似其被帶走的“現場直播”照片則引發瘋轉。雖然後來照片被闢謠,但也可見公眾對“打虎”的關註。
  前一秒還高坐在主席臺上意氣風發的官員,突然就成了反腐典型。一齣出劇情反轉、狗血一地的官場現形劇相繼上演。被同樣的方式帶走的還有河北省人大原常委梁樹林和劉學庫、江西省原副省長姚木根等等。
  這樣的節奏讓還安坐於會議席的很多官員惶惶不可終日了。
  為了確保自己不是“一去不返”,一名官員開會前專門向“大師”請教,待“大師”稱沒事後才安心出門。誰曾想人算不如天算,剛一到場就被抓。
  反腐細節二:通報上的“通姦”
  野心勃勃、“多情”的官員往往要被欲望的火把自己給燒著。2014年的貪官辭典里,“通姦”這個自古就隱晦的詞被一再提及,十分刺眼。
  在刑法及相關法律中,一般沒有對通姦作出定罪的規定,但黨紀嚴於國法,不潔身自好的黨員幹部必然要受到黨紀懲戒。
  而經濟上的腐敗往往與生活中的腐化“孿生”。有媒體統計,自2014年6月5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副總經理戴春寧違紀情況通報中出現“與他人通姦”以來,至少有30名以上落馬官員因“通姦”被紀檢監察機關通報,包括周永康、海南省原副省長冀文林、雲南省原副省長沈培平等多名高官。落馬官員生活作風腐化的比率奇高。
  “通姦”並非是落馬男性官員的專屬,11月26日,官方對山西兩名女官員的通報中,首次採用了“與他人通姦”字樣。此舉引發爭議:是否涉嫌隱私?事實證明,對於墮落腐化,不註重自身品行修為的官員,法紀面前不分男女,堅決通報和處理,縱然顏面無存,亦是咎由自取。
  反腐細節三:當庭懺悔
  2014年,聲淚俱下地當眾懺悔成了“時髦”,能與一干吸毒、賣淫的劣跡藝人相“媲醜”的,要屬貪官了。
  9月24日,河北廊坊市中院公開開庭審理劉鐵男涉嫌受賄一案。站在被告席上的劉鐵男容色憔悴,數度痛哭流涕。然而錯已犯,刑已判,再聲淚俱下的懺悔,也難逃法律的製裁。
  懺悔中,劉鐵男痛心“因為自己的過錯把孩子也毀了”。歷來貪官都是害己害人,可惜不到最後的審判,少有人能有這樣的覺悟。
  同樣在當庭懺悔中聲淚俱下的,還有吉林省原副省長田學仁、內蒙古自治區原統戰部部長王素毅、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等。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在接受調查期間寫出了萬字悔過書,深刻剖析自己墮落的過程。
  而當初在臺上風光無限,今日階下囚聲淚俱下懺悔,身份和形象的落差的兩重天,對於目睹其懺悔的官員們來說,亦是衝擊。
  然而,信任一旦被撕破,即便痛哭流涕,也有被當成作秀的嫌疑。與其落馬後每天活在懺悔自責中,不如兩袖清風,每天睡安穩覺來得實在。
  反腐細節四:被燒壞的點鈔機
  點鈔機,這個本身就帶著悲情色彩的商品——被賣了還要幫人數錢,在2014年,又無辜躺槍,跟貪官扯上了關係。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時,在其家中發現上億元現金,16台點鈔機點算贓款,當場燒壞4台!有網友腦洞大開,算了一筆賬,1億現金假如都是百元大鈔,連起來總長度約合155千米,是北京五環路全長的1.5倍。
  超越群眾想象力的貪腐案件還不是個例,不久,東莞市人大原副主任被帶走時,家中贓款清點花了整整12小時,又有3台驗鈔機“光榮犧牲”。
  這一臺台燒壞的點鈔機,在刷新貪腐金額上限的同時,也刷新著群眾的心理底線,心驚的同時,也讓人心寒。
  錢可以燒掉點鈔機,還可以燒掉官員的身家性命,一旦深陷貪婪泥潭,便難以自拔。家裡放著上億元現金的貪官們,難得睡一個安穩覺,如今在高牆之內,終於可以踏實地做夢了吧。
  反腐細節五:點名道姓曝光
  2014年,中央紀委網站成為問題官員的“曝光台”,這一年裡,以實名、實銜“榮登”中央紀委網站的官員名單有一長串。
  在這之前,一些部門和單位在公開批評或公開通報案件時,常常充斥著“某某部門”、“某某領導”等語焉不詳的字眼,通報批評失去了應有的威懾力。對此現象,王岐山強調:就是不處理,也得曝你的光。他還指出,對存在的問題要敢於瞪眼、敢於紅臉,從嚴執紀、不留情面。
  這一年,“不點名”式通報批評成為過去式。
  對違紀違法行為實行點名道姓曝光,將不法行為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形成強有力的輿論壓力,讓被曝光者受到震懾,也讓其他人受到教育。
  毫不留情的點名道姓,使違規違紀的處理更具體、更透明,無形中提高了官員的違紀成本,對當事者而言是深刻的懲戒,對其他官員則是生動的警示:違紀時不知收手,被曝光時遑論顏面!
  反腐細節六:斷崖式降級
  2014年頻頻出現的“斷崖式降級”,讓違紀官員飽嘗“坐過山車”的滋味,從出門前呼後擁、專車接送的省級、廳級“一降到底”成為“坐冷板凳”的科員,巨大的心理落差、從前的下屬成為領導的尷尬,都令違紀官員們“吃不消”。
  遭遇級別“跳水”的,有江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智勇,從副省級連降七級到科員;雲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原書記張田欣,連降四級任“副處級非領導”職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委原委員、常務副專員蒙志鵬,由副廳級降為主任科員,等等。
  “斷崖式降級”意味著什麼?專家分析,之前通常的“免職”處理僅僅免掉了官員的職務,但級別沒有變動,權力、待遇等都沒有變化,這讓其一旦有機會,又可以“死灰復燃”。但降級則有本質上的區別。一旦官員的級別降低,則只能從頭開始。
  有網友調侃,這一招,將在官場潛心耕作大半生的官員“打回原形”,辛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的風險,值得官員們三思而後行。
  反腐細節七:中央紀委網站“幾時見”
  12月25日公佈的年度網絡輿情形勢分析披露,2014年網絡輿情熱點“首曝媒體”TOP10名單上,中央紀委網站排名第9,這是近年來官方網站首次上榜。
  這一年,中央紀委網站因頻頻曝光貪腐官員,而成為眾多網絡熱點的“發源地”,登陸各大媒體頭條,並被網友總結出了“周一見”、“周五見”、“下班後見”等“爆料”規律。
  將自身定位為公共輿論傳播平臺的中央紀委網站,靈活運用傳播規律,連續幾周在周五公佈最新案情後,就被敏感的媒體和網民發現了“規律”,並且開始定時守候,而這種“點擊期待”也迅速地成為一個公共話題,進一步擴大了網站的影響力。
  相繼被髮現的“周一拍‘蒼蠅’”、“周末打‘老虎’”、“起床反腐”等,成為人們看待中央紀委反腐決心的一個全新視角。
  統計發現,落馬的省部級高官大部分都是在晚上(下班後)公佈,其中又有近一半是在周末。這是因為秉行“打虎不過夜”,當天處理當天公佈,而周末休息日,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關註。
  在中央紀委網站不停歇的更新狀態中,人們看到了中央反腐和凈化風氣的決心,也在這些持續的行動中,增強著對於反腐和反“四風”的信心。
  反腐細節八:官員自殺
  自殺年年有,今年格外多。據統計,2014年官員自殺超過改革開放以來的任何一年,官方認定的就已超過40起。
  是什麼讓官員們走上了不歸路?在官方說法上,或因抑鬱症,或因多種疾病纏身,或因工作壓力過大,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據媒體統計,有近三成的官員自殺發生在被調查前後,他們在自己即將“被帶走”之前選擇“自行了斷”。比如,湖北省孝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海華,得知將在參會時被帶走,在參會前跳樓身亡,遺書中稱“對不起組織”。另外一些並未公佈原因,比如國家信訪局副局長徐業安,但在此之前就已經有媒體爆出其貪污問題。
  分析顯示,自殺官員中基層官員多,正職官員占比高。年齡集中在40歲至60歲之間,多數正值壯年。自殺多採取自縊、跳樓等方式。
  在廉政瞭望《公務員健康報告》中曾提到,35%的幹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傾向,晉升壓力、問責壓力、腐敗問題等,都成了壓力的來源。而中央不斷加大反腐決心和力度,力推境外“追逃追贓”等一系列行動,客觀上斷了眾多腐敗分子的後路。
  有人說,自殺者往往抱著“犧牲我一個,幸福一家人”的念頭,然而死後追責機制讓“犧牲”的意義失效,對自殺官員,既不會聽之任之,也不能不了了之。
  一了難百了。
  於仕途,導致官員走上歧途的是細節的失守;於中央,反腐要行之有效需要細節的落實;於體制,值得反思的也是細節的完善。
  2015反腐五大猜想:哪些老虎還將被打?
  文_本刊記者 李天銳/採訪整理
  2014年以四個“特大老虎”被縛,數十名貪官被查、制度建設推進等諸多戰績,在反腐歷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也不難看到,腐敗帶來的挑戰非常嚴峻。
  展望2015年,當前高壓反腐的態勢將如何延續?哪些地方和部門將成反腐重點?從巡視結束到被巡視省份開始“打虎”,中間有怎樣的過程?廉政瞭望記者分別採訪了多名反腐領域的知名專家,以各自視角為2015年的反腐趨勢做出分析。
  還會不會有“特大老虎”被打?
  專家認為,基於腐敗的嚴峻形勢,2015年高壓反腐態勢將延續,反腐的總方針、基調都不會有變化。策略上,則有望在發力治標的同時,邁向法治反腐。
  廉政瞭望:根據十八大後兩年的反腐情況,能否對2015年反腐的總趨勢,包括反腐方針,態勢和可能的政策變化等做一個預判?
  李成言:我認為反腐方針不會朝令夕改,它的政治性、持續性都很強。現在的最高方針,就是“老虎、蒼蠅一起打”,不管誰違法,都要一打到底。而在細節的調整上,2015年的一個重點就是通過反腐、巡視等的實踐和深化,推動紀檢監察體制的改革和創新。
  任建明:十八大後,已有不少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從中央層面,還會繼續推動。2015年在反腐的法治化,制度化方面,很可能有新突破。有些已經列入議程,比如要修訂一批反腐敗的法規,此外,地方可能還會有一些中央指導下的試點。
  毛昭暉:2015年,我的期待是“兩個轉型”,一是從治標為主到治標與治本並重,二是權力反腐向法治反腐的轉型。但2015年遇到的問題會更複雜,反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大量的潛伏的腐敗分子,也在摸你的底,以便搞出新型腐敗。
  廉政瞭望:關於2015年的反腐趨勢,不少讀者最關心的是,還會不會繼續保持高壓態勢,還有“大老虎”因貪腐被打?
  李永忠:還會保持高壓態勢。因為在現在強力高壓反腐下,不少官員只是暫時的收斂收手。一旦高壓松下來,很可能立馬反彈。因為我們還沒有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將改革成果加以固化。
  唐坤:我認為,反腐在較長時間內必然繼續保持高壓態勢,也只有這樣,才能在現行的治理體系中,保證反腐“打虎”的高效率和威懾力。
  毛昭暉:有沒有大老虎被打,這個問題不好判斷。但從中央的決心、2013到2014年反腐發展來看,應該會有副國級“大老虎”被打,因為高壓態勢將保持下去。
  哪些地方將成腐敗重災區?
  2015年,此前被巡視單位、國企及金融機構、查辦案件較多和較少的地區,或將經歷嚴峻考驗。
  廉政瞭望:能否預判到2015年,哪些地方可能案件高發,成為腐敗重災區?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我曾比較了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巡視反饋報告,巡視組向江蘇省反饋時,談問題用了673字,對黑龍江省談問題用了510字,問題較多較重。還有體育總局、一汽等,雖用詞不多,但分量較重。從巡視發現問題到報告線索,再到交給辦案部門核實,掌握確鑿證據,最後“兩規”貪官,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我想,隨著以上程序的推進,被巡視省份可能還會有新“老虎”。比如目前,黑龍江剛有兩名副省級幹部落馬。
  任建明:2015年,王岐山提的“四類幹部”仍是查處重點。具體到哪些省份反腐力度大,可能是“一頭一尾”,即今年辦案較多的省份繼續推進,如廣東。同時,十八大以來查案較少的省份,辦案數量也可能急劇增長。前者是已落馬官員會牽出更多人,後者是受中央和其他省級帶動,深入反腐。事實上,各地的形勢都挺嚴峻。
  此外,國企反腐也將掀起高潮。中央2014年第三輪巡視,就進駐了多家國企。它們數量很大,從過去情況看,也屬於腐敗嚴重的領域之一,前兩年,我們查處的主要集中在少部分領域,如石油等,明年,乘專項巡視的東風,應從總的案件量、反腐領域上進行拓展。
  喬新生:我分析,2015年隨著反腐的推進,在國企反腐之外,還可能深入到一些關鍵領域,如金融、電力、通信等行業,這是反腐深入的標誌之一。
  落實“兩個責任”,誰將被問責?
  2014年,中央和中央紀委進行了多項有關反腐敗的試點和改革。其中,落實“兩個責任”已深入人心。專家認為,2015年,這些措施將逐漸顯現成效,同時還應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繼續深化,強化問責。
  廉政瞭望:在落實“兩個責任”上,2015年應如何繼續加強?
  毛昭暉:現在各地都在貫徹“兩個責任”,但還沒有根據不同領域,不同特點,更具體、細化的指導性意見。我認為,2015年,中央應該出台這樣的意見。在二者關係上應該更突出黨委在預防腐敗方面的主體責任,紀委在查辦案件、執紀監督上的責任。某種意義上,黨委在主體責任方面做多了,紀委的監督責任就可能弱化。紀委強化監督責任,又受制於現行體制。
  2014年的紀檢體制改革主要是點對點的改革,如雙報告、兩為主、向中央部門派駐紀檢組等。這些改革取得的成績,都將在新的一年顯現出來。但在新的一年,這些改革都應更強調系統思維,以改革的精神繼續深化。
  任建明:2014年,各地對落實“兩個責任”有了深刻認識。2015年在追究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不力的當事人上,應該會有突破,這也是一大難點。去年的實踐中,某些省份“一把手”的調整,就有被追究主體責任的味道。
  另外,三中全會提出了制定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也是迫在眉睫。不妨找出原有責任制中的責任追究內容不能很好執行的原因,加以改進。
  外逃“大老虎”將被引渡回來嗎?
  專家透露,曾有國內貪官五六十歲了,到外國申請所謂政治避難時,居然還申請一個“受計劃生育政策迫害者”,並達到了目的。這反映出海外追貪的複雜性。
  廉政瞭望:2014年“獵狐行動”取得很大成績,2015年的海外追貪上,最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外逃的一些前高官,可能被引渡回來嗎?
  李成言:2014年針對經濟犯罪、詐騙的“獵狐行動”,為貪官引渡積累了經驗,但兩者有很多不同,後者更複雜。我認為,官員引渡追贓,2015年可能會取得進展的領域有:
  首先,可能和一些主要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在談判中達成協議,希望在官員追逃引渡上,不要設置所謂“政治避難”的壁壘。因為很多官員到了外國,為了避免被引渡,一定會申請“政治避難”,程序簡單,也很荒唐。有的官員五六十歲了,居然還申請一個所謂“受計劃生育政策迫害者”,並達到了目的。
  二是要尋求到兩國法律的結合點。法律的條文差異性,有時也是追逃的障礙。“獵狐行動”取得進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外也有打擊經濟犯的條文,找到了契合點。
  第三,要向美、澳、加等說明,我們的追逃,實際有助於你們的安定,如果你不配合追逃,違背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等條約。我們要去做工作,宣傳外國幫助追逃的必要性,不能一直打相持戰。我想,2015年如能在這三點突破,就有一批貪官被引渡回來。
  公眾如何有序參與反腐?
  2014年,紀檢機關緊鑼密鼓鞏固反“四風”成果,其中的重要一招就是,中央紀委官網多次邀網民出山,曬出身邊的腐敗和“四風”問題。同時,一些公開舉報受到重視,貪官被“秒殺”,也凸顯了官方引導下,公眾依法有序參與反腐的威力。
  廉政瞭望:2015年鞏固反“四風”的成果,可以有哪些辦法?
  毛昭輝:我希望2015年通過深化反“四風”的成果,強化對特權的治理、對特權制度的清理。四中全會也提了反對特權行為。我個人認為,我們現在大量的作風問題,根子都源自特權制度本身。如果這種政治生態不改變,反“四風”只能治標。具體來說,就是加快清理特權制度,搞好機關效能建設。
  廉政瞭望:2014年,由官方引導下,公眾依法有序參與反腐的形式漸成慣例,接下來將如何深化?
  毛昭輝:公眾參與反腐很難成為主要的反腐力量,但它非常重要。用什麼方式既與體制內反腐結合,又能保持一定獨立性,還需要探索。但我有一個觀點,如果把群眾看成反腐的看客,或邊緣化,中國的反腐是沒有生機的。2015年,我們可以先強化人代會、黨代會等監督,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逐步再向其他方面拓展。
  李景平:公眾參與反腐是社會進步,也是法治化的重要方面。隨著老百姓法制水平提高,對腐敗的容忍度降低,就會在社會形成反腐的文化氛圍。目前,群眾依法有序參與反腐的方式很多,舉報、電話、郵件、網絡等。但參與有主動、被動之分,當反腐不涉及切身利益,而是出於公眾利益時,才算是主動反腐,也是社會形成反腐氛圍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71sewj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